南方植物志(南方植物辨析)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5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吴其浚人物简介
1、清代杰出的植物学家吴其浚,生于1789年,字瀹斋,号季深、吉兰,河南固始县人。182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中嘉庆二十二年的状元,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在学术上和官场上均有卓越贡献,曾任翰林院修纂,江西、湖北学政,以及兵部侍郎等职,官至多个省份的总督或巡抚,足迹遍布各地。
2、吴其_(1789—1847),字季深,一字瀹斋,别号吉兰,号雩娄农。吴其_不同于清代一般官吏,他对植物学与矿产学有深厚的造诣,著有《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滇南矿厂图略》和《滇行纪程集》等书,这些书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3、吴其浚(公元1758—1847年)今固始城关人。清代河南唯一状元,一生“宦迹半天下”,曾任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湖广、云贵总督,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抚。吴其浚还是一位伟大的植物学家,著有《植物名实图考》,收录植物1714种;《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收录植物838种。
4、名播全国文坛;祖籍光州固始的郑成功将军,收复台湾、英勇抗清,是名满天下的民族英雄;清代状元,植物学家吴其浚著《植物名实图考》,成为当时的学术泰斗。解放战争后,信阳地区先后有80多人成为高级将领、国家领导人。公祖句兹——固始县人,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在七十二贤中排位第四十三。
5、吴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学家。字瀹斋,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嘉庆进士。著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仓硕、昌石,别号缶庐、苦铁。浙江安吉人。清末诸生。工书法,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
《南方草木状》书中是怎样描述朱槿花的?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葵,有芯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插枝即活,出高凉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
朱槿的叶片形状为狭卵形或者是阔卵形,叶片的长度一般在4-9厘米,宽约2-5厘米,在西晋时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就已出现朱槿的记载,这种花卉的花朵非常艳丽,并且四季常开,主供园林观用。如果花友们喜欢月季、蟹爪兰、绣球花、太阳花、长寿花、叶子花等观花植物,那不妨也养几盆朱槿花吧。
据记载“南方草木状”中,就有关于朱槿花的记载,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扶桑花的花语,新鲜的恋情,微妙的美,清新脱俗,洁净,羞涩,扶桑花结构细致,就如同热情外表下的前谦虚之心,有着微妙的美。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朱槿》:“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出 高凉郡 。一名赤槿,一名日及。” 唐王维《瓜园诗》:“黄鸝啭深木,朱槿照中园。
在古代文献中,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朱槿》中详细描述了它的特征,称其树高约四五尺,枝叶繁茂,花期从二月开始,至中冬结束,花朵鲜艳深红,形似蜀葵,主要产自高凉郡。唐代诗人王维在《瓜园诗》中也提及了朱槿在园林中的映衬,增添了诗情画意。
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落叶灌木,叶阔卵形,花红_白色。为著名观赏植物。又名佛桑_扶桑_赤槿_日及。引证解释⒈落叶灌木,叶阔卵形,花红、白色。为著名观赏植物。又名“佛桑”、“扶桑”、“赤槿”、“日及”。
这是什么植物
萱草(学名:Hemerocallis fulva)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根状茎和粗壮的纺锤形肉质根。萱草别名众多,有“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英文中称萱草为“虎百合”(Tiger Lily,这也是卷丹的英文名)。当食用时,多被称为“金针”(golden needle)。
南天竹,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
狼尾蕨--- 狼尾蕨又名龙爪蕨、兔脚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根茎裸露在外,肉质,粗约6-12厘米,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如同兔脚。叶形优美,形态潇洒,根状茎和叶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是非常流行的室内观赏蕨类;也可以作为景观植物配植于假山岩石边。
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什么
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南方草木状》。《南方草木状》是晋代的嵇含所作,本书于公元304年问世,记载了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以及越南的植物。全书三卷,收载草类29种、木类28种、果类17种、竹类6种,共80种。大者是生于岭南的热带、亚热带植物。
中国古代书籍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南方草本状》》,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第一部药典书是《新修本草》。
作为一部既全且备的植物学著作,书中保留了不少是人间罕见或不传的珍品。这也是这本书留给后人最大的一笔财富。《全芳备祖》 虽取材于前人的著作,但也时出新意,用“陈肥遯识”或“陈肥遯云”等的字样,来表明自已的看法。
中国古代书籍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是《南方草本状》。《禾谱》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是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我国第一部造纸历史专著《中国古代造纸术简史》。中国第一部古代足球专著《蹴鞠》。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救荒本草》一部由是医学家朱橚,主持编写的植物图谱,于明永乐四年编写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救荒本草》《救荒本草》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刊刻于开封,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全书有上、下两卷。
我国古代南方动植物分类有哪些?
1、只可惜原书已佚,散见于后世征引的内容中只有翠鸟、鸬鹚、孔雀、橘、荔枝、龙眼等几种动植物,文字记载简略。 《异物志》开创了我国记载不同地区珍异物类的先河,自杨孚以后异物志类书籍愈来愈多。如三国吴人万震在《南州异物志》中,介绍了椰树、甘蕉、棘竹、榕、杜芳、摩厨等植物。
2、从它的篇目排列次序来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动植物的分类认识,就是分植物为草、木两类,分动物为虫、鱼、鸟、兽4类。 《尔雅》各分篇比较细的动植物分类认识,基本上反映了自然界的客观实际。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动植物分类的朴素、自然的认识。这一朴素的分类方式,起源由来已久,流传也比较广。
3、我国古代以家养动物为对象的专谱,至迟在西汉时候就已经出现,相畜专著的出现就是标志。此后出现了有关植物的专业著作如《竹谱》等,是古代动植物分类研究的新成就。《竹谱》是一部画竹专论,又名《竹谱详录》,共10卷。全书卷各有图。
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