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防治方法(灰霉病防治绝招)

博主:宝禾网宝禾网 2024-08-07 52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7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灰霉病有什么特征?怎样防治?

1、灰霉病的特征是在潮湿条件下产生灰色霉层。灰霉病危害极大,几乎可以侵染每一种花卉,造成巨大的损失。灰霉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同时也可侵染叶柄、花梗及花瓣等器官。

2、症状灰霉病危害花序、花枝和嫩梢。花序受侵染后,最初花丛和花托出现褐色病斑,继而迅速变褐枯萎、腐烂。病害可沿花柄向下蔓延而危害花枝,致使植株顶端的嫩梢变成黄褐色,枯死。在受害部位均长出灰褐色的霉状物,此为灰霉病的重要特征。

3、该病症状复杂,有叶斑病、溃疡病、腐烂病、猝倒等。病症明显,一般在潮湿条件下出现显著的灰色霉层。叶片、花瓣、嫩茎、幼苗均可发病。病原为灰葡萄孢霉,该病菌寄主范围广。早春(3~5月)、冬季温室内温度低、湿度大引起。

4、(3)低温高湿是灰霉病爆发的首要条件。在平时的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养根护叶,合理保果,培育壮苗,增强抗逆性;并经常注意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在作业线铺设稻壳、秸秆或稻草进行吸湿。化学防治 配方一:肟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嘧霉胺+大胜福代森锰锌悬浮剂。

5、因病菌很容易从花器侵染,而造成果实受害严重。低温、高湿是茄子灰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7~20℃均可发病,分生孢子及菌核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5~20℃。(3)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

灰霉病,用什么农药效果好

灰霉病,各地抗性不一样,建议咯菌腈或者异菌脲或者木霉菌或者腐霉利或者丁子香酚或者啶酰菌胺或者嘧菌环胺(注意嘧菌环胺瓜类慎用)等等交替使用农药成分。打药要打遍打透。保护地要控制湿度,阴雨天可以结合使用腐霉利等等杀菌烟雾剂。严重的病果,病叶早早用塑料袋包着拿出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灰霉病。用异菌脲、腐霉利、克霉灵、抑霉唑、嘧霉胺、霉特灵、啶酰菌胺、嘧菌环胺、露娜森等进行防治。

灰霉病的抗性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因此建议交替使用多种农药成分,如咯菌腈、异菌脲、木霉菌、腐霉利、丁子香酚、啶酰菌胺和嘧菌环胺等。注意,嘧菌环胺在瓜类上使用时要谨慎。 在施药时,应确保全面均匀地覆盖作物,以提高防治效果。 对于保护地种植的作物,需要控制环境湿度。

灰霉病,建议用健达(咪唑氟唑菌酰胺)、啶酰菌胺、啶菌恶唑、咯菌腈、异菌脲、嘧菌环胺、腐霉利、嘧霉胺、乙霉威等加叶面肥喷雾防治,最好连续使用2-3次。增施磷钾肥,保温控湿。

灰霉病防治农药包括嘧霉胺、异菌脲、啶酰菌胺、腐霉利、啶菌恶唑、乙霉威等。 灰霉病常见于葡萄、黄瓜、辣椒、草莓和柑橘花期,能危害作物的叶片、茎、花、果等部位。 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在18~25摄氏度、空气湿度大、光照不足、连续低温阴雨的条件下易发生。

灰霉病如何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避免阴雨天浇水,发病后控制浇水和施肥,集中处理病果、病叶,随后全园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效杀菌消毒,抑制病菌的传染复制。加强苗床管理,搞好大棚通风排湿工作,使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65%,这是防止和减轻灰霉病的有效措施。

2、(1)检疫。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2)农业防治。种植耐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可明显降低发病。(3)种子处理。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也可用种子质量0.2%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3%的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

3、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并喷洒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喷洒75{bf}百菌清800倍液防治;②晚秋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

如何防治灰霉病?

防治方法有:育苗地种植密度不宜过大,要适当通风,降低湿度,增加株行间光照;避免过多的叶面喷水,使叶面上保持干燥无水;或喷洒甲基托布津、苯来特、代森锰锌等。

(1)检疫。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2)农业防治。种植耐病品种。增施腐熟有机肥,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可明显降低发病。(3)种子处理。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也可用种子质量0.2%的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或用种子质量0.3%的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

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并喷洒70%托布津1000倍液,或喷洒75{bf}百菌清800倍液防治;②晚秋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

②注意通风:控制湿度是预防灰霉病发生蔓延的有效方法。扣膜后尽量减少浇水次数,注意中耕保墒。白天通风排湿,尽量缩短夜间叶面结露时间。③药剂防治:预防灰霉病的关键是采用药剂防治,可供使用的药剂有: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600倍液。

The End

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