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科植物病症(姜科植物常见病症解析及防治措施)
本篇文章目录导读:
姜科植物,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和药用植物,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环境、管理不当等原因,姜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症的侵袭,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本文将详细介绍姜科植物常见病症的类型、症状及防治措施,以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管理姜田。
姜科植物常见病症
1、炭疽病
炭疽病是姜科植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炭疽病的病原菌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
2、褐腐病
褐腐病主要侵害姜科植物的茎部和叶片,病部呈褐色,出现水渍状腐烂,严重时茎部折断,导致植株死亡,该病害的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和灌溉水传播。
3、病毒病
病毒病是姜科植物的一种病毒性病害,主要通过昆虫传播,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或绿色斑点,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
4、虫害
姜科植物常见的虫害有姜螟、姜蓟马等,姜螟幼虫钻食姜块,严重时导致姜块腐烂;姜蓟马则吸取植株汁液,影响植株生长。
姜科植物病症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姜科植物品种,如姜种1号、台姜3号等。
(2)合理轮作:避免在连续多年种植姜科植物的土地上种植,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3)及时清除病残体: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药物防治
(1)炭疽病和褐腐病: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虫害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姜科植物病症是制约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民朋友应重视姜科植物病害的防治,合理运用农业防治、药物防治等方法,降低病害对姜科植物生长的影响,提高姜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晓红,李晓东,姜科植物病害及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2016,9(6):1-5.
2、王芳,姜科植物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J],山东农业科学,2017,49(2):1-4.
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