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树植物文化(面包树的介绍)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34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面包树是什么呀?
面包树,学名:Artocarpus altilis,别名:罗蜜树、马槟榔、面磅树 “面包树”发源于南太平洋岛屿,为世界濒危珍稀植物,是世界上树龄最长的树木之一,可达5000余年,被称为“树中之象”。
面包树、面包果( 因果实经烤制后风味和面包相近而得名)、Cipoho (达悟族语)、Apalo(阿美族语)【科属】桑科Moraceae,菠萝蜜属Artocarpus Forst 【来源】又称罗蜜树、马槟榔、面磅树。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亚,如今因人类传播而分布玻里尼西亚,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区等热带地区。
什么是面包树?它是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粗厚。面包树是一种木本粮食植物,也可供观赏。果实风味类似面包,因此而得名。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西亚,如今因人类传播而分布玻里尼西亚、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区等热带地区。萨摩亚人把这种树上结出的“面包”切成片,再烤一烤就成了他们盘中的美食。
面包树(学名:Artocarpus incisa (Thunb.) L.)是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粗厚。面包树是一种木本粮食植物,也可供观赏。果实风味类似面包,因此而得名。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西亚,如今因人类传播而分布玻里尼西亚、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区等热带地区。
面包树是四季常青的大乔木,属桑科。一般高十多米,最高可达40-60米。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叶大而美,一叶三色,当地居民用它编织成漂亮轻巧的帽子。面包树雌雄同株,雌花丛集成球形,雄花集成穗状。在它的枝条上、树干上直到根部,都能结果。
面包果(面包树)是一种原产于中太平洋的玻利尼西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桑科木菠罗属植物。 这种植物被引入我国,现在台湾省的宜兰、花莲、屏东以及海南的万宁、保亭、儋州等地有种植。 面包树是常绿大乔木,能长到20至30米高,树冠圆头形,叶大而厚,纸质,呈卵状长椭圆形或广卵形。
木本粮食植物面包树是什么样子的?
1、面色树,面包树(学名:Artocarpus incisa (Thunb.) L.)是 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粗厚。面包树是一种 木本粮食植物,也可供观赏。果实风味类似面包,因此而得名。 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西亚,如今因人类传播而分布玻里尼西亚、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区等热带地区。
2、面包树是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且粗厚。这种木本粮食植物不仅可供观赏,其果实风味类似面包,因此得名。 面包树果实淀粉含量丰富,食用前通常需要烘烤、蒸或炸等烹饪方式处理。烹煮后,其味道与面包和马铃薯相似,松软可口,酸中带甜。 一棵面包树一年可结200颗果实,是食用植物中产量最高之一。
3、聚花果柔软呈倒卵圆形或近球形,绿色至黄色,表面具圆形瘤状凸起,成熟褐色至黑色。种植面包树时,建议种植在向阳且疏松透气的土壤中,在每年雨季进行栽种,并控制好植株的间距。养护面包树期间需每年施肥3~5次,还需每周浇水两次,保证水分的充足。
4、面包树(Artocarpus altilis)是桑科波罗蜜属的木本粮食植物,它是一种常绿乔木,可以生长到10至15米高。树皮呈现灰褐色且粗厚。面包树的叶子厚实且革质,形状为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度在10至50厘米之间,两面均无毛,表面深绿色并有光泽。
面包树原产哪里?
1、面包树原产于非洲大陆,而非生长在海洋中。 面包树的产地并非太平洋或印度洋。
2、面包树原产于太平洋群岛,包括印度和菲律宾在内的多个地区。 印度,全称为印度共和国,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以其庞大的软件产业和外包服务而闻名于世。它与中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家接壤,并与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相邻。印度的总面积约为298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5560千米。
3、面包树原产于太平洋群岛、菲律宾以及马来群岛。 它是这些地区著名的热带乔木,偏好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 面包树属于桑科菠萝蜜属,可生长至15米高,其叶片宽大,果实颜色多变,可以是绿色或黄色。 面包树为阳性树种,适合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
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