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菊修剪(盆栽菊花如何修剪)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0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盆栽菊花如何修枝
1、具体修枝方法: 摘心:摘心是控制菊花高度和促进分枝的重要手段。当菊花长到一定高度时,除了基部的4~5片叶以外,可将上部的叶片全部摘除,这个过程称为“摘心”。待叶腋长出的新枝有5~6片叶时,可再次摘心,使植株保留适量的主枝。通过反复摘心,可以使菊花株型紧凑、花朵繁密。
2、盆栽菊花的修剪方法 幼苗期修剪 盆栽的菊花在幼苗期的时候需要修剪,当菊花幼苗长到10cm左右的高度时,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摘心,将其顶端的生长点剪除,留下底部的4-5片叶子,等到它侧枝长出来后再同样操作,这样菊花很快就能长出很多分枝。
3、菊花生长旺季以及开花后剪枝最好。生长旺季修剪主要是打顶,控制高度,避免徒长。要打顶两次,一次在菊花苗长到20厘米高时进行,另一次在8月中旬进行,促使多萌发侧枝,增加开花量。开花后修剪主要是修剪残花,还要将过密枝、病虫枝、损害枝等剪掉,促使尽快恢复生长。
4、菊花修剪工具最好是用专业的植物修剪剪刀,专业的剪刀较为锋利,不会给菊花植株造成额外的伤口,会有利于植株恢复,但是在修剪之前一定要将剪刀消消毒,有锈迹的剪掉就不要用了,以免菊花染上病菌或是细菌而生病。
5、菊花的五步修剪方法 修剪腋芽 在菊花的壮苗期,其腋芽生长旺盛,而过多的腋芽会使菊花的营养快速消耗,从而无法正常生长。我们需要用剪刀将多出来的腋芽剪掉,如同上面的菊花的修剪方法图解一样,避免菊花养分流失和株型失去美感。
6、及时摘心,可以促进侧枝的生长,压低株高。因菊花的艺术造型不同,盆栽的摘心时间和次数也不同。在北方地区,普通的家庭菊花盆栽一般保留花4—7朵,菊苗定植以后,再保留4—5片叶摘心,等到它的侧枝长出4—5片叶子的时候,就将每个侧枝保留2—3片叶之后进行第二次摘心。
菊花的修剪方法图解,五个步骤加强菊花盆栽观赏性
我们知道要维持菊花的美观需要对菊花进行及时的修剪,只要做好腋芽、摘心、疏蕾、修枝以及越冬五步,我们就可以修剪出漂亮美观的菊花盆栽了。
菊花的修剪时间分布范围很广,春季是修剪侧枝和摘心的好时候。夏季天气炎热,修剪后易出现脱水现象,所以尽量减少修剪。等到秋天的时候,就要晒新促进花蕾,掐掉腋芽,秋季是最佳修剪菊花盆栽的时机。等到冬天,除了修剪已经枯萎的菊花花枝之外,就不要再行修剪了,这样才能让安全过冬。
盆栽菊花的修剪方法 幼苗期修剪 盆栽的菊花在幼苗期的时候需要修剪,当菊花幼苗长到10cm左右的高度时,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摘心,将其顶端的生长点剪除,留下底部的4-5片叶子,等到它侧枝长出来后再同样操作,这样菊花很快就能长出很多分枝。
菊花盆栽都该怎么养植?
1、(1)土壤:盆栽养殖菊花的时候,应该挑选好比较适宜的土壤,它适合在透气、排水能力好的土质中生长。可以将园土、河沙和腐殖质进行配制,在使用前最好是先消毒。(2)光照:相对来说,它是比较适合在短日照的环境下生长,因此养殖期间每天适当的见见阳光就行,不要被强烈的日光暴晒。
2、盆土 盆栽养护菊花的时候要配制适宜的土壤,最好保证土壤松软、透气且有较高的肥力,这样的盆土环境下菊花的长势会更加旺盛。配土的时候建议在园土中掺杂河沙、腐殖土、基肥等。配制好之后还要消毒处理。另外,对花盆没有太高的要求,大小适宜,花盆底部有排水孔就行。
3、土壤:盆栽养殖小菊花尽量使用疏松、排水好的沙质土壤,尽可能不要使用粘重不透气的土养。在用土之前要先灭菌,若植株在养护时出现了病虫害,也要对盆土进行杀毒。光照:平时应该将植株放置到有光照处,并且适当的转动花盆,让它可以更均匀的见阳光。
4、选择合适土壤 根据它的习性,在培养菊花需使用透气性强、排水性极好、腐殖质丰富的土壤。土壤选择将园土、腐叶土以及草木灰等混合使用的复合土壤,还可在其中掺杂一些骨粉等肥料,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
网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